2023年,叶集区人民医院(市六院)医保办公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医保政策,全心全意为参保患者服务,保证医保基金合理使用,推动医保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医保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进行汇报和总结。
2.上传下达医保政策及有关医保文件,根据医保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完善和及时修正医院医保各项制度、职责。
3.优化医保患者就医服务流程,为医保患者就医提供方便。设立医保窗口、意见箱、咨询电话、设立和更新政策宣传栏等。
4.与医保基金管理中心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负责接待和准备医保中心的来访及检查,对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和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5.加强医保患者门诊、住院、转院的管理,认真对医保患者身份进行核查,严格各项手续的审批。严格执行《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6.每月安排专人负责市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反馈的疑点数据,汇报到分管领导,并将疑似违规信息进行分析、查找原因、转发到临床科室,要求科室进行合理反馈并自查整改。
二、主要优秀事迹:
1.在发挥信息化建设成果上持续发力。为满足医保监管要求,简化医保报销流程,致力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积极推动“互联网+医疗保障”的发展。我院拓展医保移动支付场景应用,参保人员就医时仅需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挂号、就诊、结算和取药等操作,有效解决了就医排队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目前,医保移动支付已完成付款2328笔。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医保电子凭证使用率达53%,位居全市前列。
2.上线血液透析治疗便民结算应用终端,患者可以通过“刷脸”完成挂号、缴费、结算等全流程业务,有效解决了透析就医结算排队等候问题,也让家属有更多时间专心陪护病人。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把“窗口服务”前移至“病区服务”,实现了信息和服务“多跑路”、就医群众“少跑腿”,有效缩短病人看病就医时间,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及满意度。自服务开通以来已结算1.22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307.72万元。同时,实现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全覆盖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增强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并且满足多元化的医疗保障需求,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推动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和医保服务。2023年,我院荣登六安市医保信息平台便民服务应用示范点榜首,在全市四个示范点创建工作中,获得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全覆盖应用、血液透析治疗便民结算应用两个优秀奖励单位称号。
3.积极主动配合区医保局制定出台《六安市叶集区公立医疗机构外请专家会诊费补助办法》《叶集区关于对尿毒症透析病种区域内就医实行专项补助的通知》文件,从医保包干结余资金支出外请专家会诊费用和透析患者各项补助费用,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看病远的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市内外专家的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根据补助办法,制定了详细的外请专家会诊实施细则,确保该项便民、利民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到位。2023年12月实施外请专家政策以来,共开展疑难、危重手术20余台次,为患者节约手术费用75500元,极大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4.探索叶集区医共体管理新路径,率先在全区各乡镇(街)实行二级预算管理。出台《六安市叶集区 2023 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预算基金体内预算实施方案(试行)》文件,明确了各乡镇(街)基金包干使用额度、考核指标、结果兑现等事项,制定工作目标。实行二级预算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基金运行风险降低,1-11 月,全区 6 个乡镇(街)基金包干支出结余 0.98%,总体执行效果向好;二是群众就医负担降低,二级预算促使医院通过控费实现基金结余,促使医生通过控费实现收入增加,从根本上解决低指征住院、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虚增项目收费等违规问题的发生,同时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截至 2023 年 11 月底,次均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 74.66 元;三是部分门诊住院指标得到优化。1-11 月,基层诊疗量占比 64.88%,较去年同期上升了 8.83 个百分点;76 种慢性病住院占比 37.01%,同比下降 1.8%。
叶集区人民医院医保办将继续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一步加强医保服务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医保管理水平,切实将各项医保政策落到实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的满意度、获得感,努力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
公示时间:2024年1月12日-1月18日